信息公开目录
大连海事大学与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海事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23年自评报告
日期:2024-09-24

浏览:

大连海事大学(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简称DMU)与世界海事大学(World Maritime University,简称WMU)联合举办的海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MSEM)已成功走过十九个春秋(MSEM 2024),现就本年度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提交自评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

第十九期硕士班汇聚了55位优秀学员,其中交通部各直属海事局选派24人,大连海事大学在职教师1人,航海类高校在职教师2人,海事相关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16人,高级船员9人,以及其他社会学员4人。这些学员背景多元、专业扎实,为项目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学力量方面,大连海事大学指派了6名专任教授,而世界海事大学则派遣了13名资深教授参与授课。他们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为学员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目前,2022年第十八班硕士班现有学员52人,他们将于20237月完成学业。整个硕士项目现由大连海事大学国际联合学院负责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与国际化标准的无缝对接。

二、师资建设

该项目在师资配置上展现了卓越的国际化特色,其中三分之二的授课任务由世界海事大学资深教授承担,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由大连海事大学的精英教授完成。在第十九期班的18门课程(包含15门学分课和3门非学分课)中,我们聘请了共计19位教授参与授课,其中6位来自大连海事大学,而13位则来自世界海事大学。该班于20235月正式开班,将于20248月毕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所汇聚的师资团队堪称海事管理领域的顶尖力量。他们都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员们提供了最前沿、最专业的海事管理教育。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的师资队伍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仅有个别老师因退休或课程调整等原因进行了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我们特别制定了《教师培训管理办法》。该办法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的实施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在2023年,项目组对新增的授课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两次教学管理培训,确保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三、教学组织

项目汇聚的外籍教授团队,均为海事管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与学者。他们的授课材料紧密结合国际海事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公约研究成果,确保师资队伍和教材内容的国际先进性。整个项目遵循世界海事大学的高标准,注重培养学员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以及新兴海事管理理念。严谨的教学组织和质量体系保障使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海事管理教学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为顺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项目全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我们采纳国际流行的教学方法,为学员提供最新的海事技术、法规和管理信息。教学模式融合知名教授的授课、小组案例讨论与学员自修,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多数教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演示、模拟海事工作场景、案例录像和实地考察等,为学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学员们对这种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案例分析贴近专业实际,有助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分组讨论则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经验分享与视野拓展。此外,项目实行学分制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与学员学习成果的有效评估。

在教学设施方面,大连海事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为项目提供了完备的教学场所和辅助设施。项目拥有专用教室、图书室、教授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和自习室,为学员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图书室藏有500余册专业原版图书,满足学员的深入学习需求。同时,学员在校期间及居家学习期间均可充分利用大连海事大学的图书馆及其网络数据库资源。项目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方便学员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学员还可以访问大连海事大学的各类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活动室、实验室,并参与各类学术讲座与研讨,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项目为每届学员安排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实习基地包括大连海事大学的专用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十四个海事局及其分支局,大连港集团公司,大连海事局的溢油应急技术中心,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所属单位,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中船重工北方集团大连造船厂,老铁山灯塔及航标站,以及大连海事大学的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航海模拟器实验室和校史展馆等。这些实习基地为学员提供了实践海事管理理念和技能的宝贵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海事管理专业人才。

四、项目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由大连海事大学和世界海事大学成立专门的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会议。20229月份至20237月大连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管理委员会六名委员围绕第十八班项目专业更名、第十九期班招生工作、7月份第十八期班毕业典礼的组织实施、外方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调整等重点议题展开。

该硕士项目同时设有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四名委员及一名质量管理观察员、一名学术委员会秘书组成。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2022-2023年度学术委员会召开的四次会议,分别针对个别课程和师资调整、课程考核和监考模式改进、作业和考试查重及AI检测、毕业论文答辩模式等议题展开。这些工作都是基于对学生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参与项目治理的重视。

为了更有效地与学生沟通,项目管理团队设立了多种沟通渠道和参与项目治理的制度。首先,项目管理团队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邀请学生代表就项目运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座谈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与管理团队沟通的平台,确保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和考虑。

其次,项目管理团队还设立了在线反馈系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反馈。这一系统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还使得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此外,项目管理团队还鼓励学生参与项目治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招生宣传阶段,项目管理团队会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招生材料的制作和宣传活动的策划,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为项目的推广出谋划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项目管理团队也会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术委员会也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治理。每年,学术委员会都会审议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议题,如课程学分调整、师资配置、网络教学过程监控等。在审议这些议题时,学术委员会会邀请学生代表列席会议,并就相关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术委员会还会定期组织与学生相关的专业论坛和知识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项目管理团队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也为项目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财务状况

收取费用情况:

正式课程费用97500元,其中学费89900元,教材5000元,住宿费2400元人民币/年,报名费200元。

账户建立情况

该项目在大连海事大学财务账户设立学员学费专项账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统一办理收支业务。项目开始执行后,大连海事大学于每年末根据双方合作协议支付世界海事大学办学成本。

审计制度:

为加强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海事管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学位课程项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学校每年对该项目年度收支进行审计,严格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差率费管理办法等法规》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核查该项目资金的年初结转结余情况、收入情况、支出情况以及年末结余情况,并会给出审计意见。

资金使用情况:

该项目资金用于支付外方教育成本和本校项目教育成本,本校教育成本包括课时费支出,用于支付中方授课教授课时费、日常设备维护和服务、学员实习考察差旅费等方面支出以及上缴学校项目管理费。

公益性原则执行情况:

海事管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由大连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联合举办,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海事管理人才,并不以盈利为目标。该项目所有资金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外均用于支付一系列教育资源。

六、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抓好教学质量管理,项目专门建立了《大连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合办“海事管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项目教学质量保障实施细则》。根据规定,管理机构通过学员评教、课堂教学评估、教学准备评估、外审、教学检查等方式获得清晰的教学评估结果,通过反馈程序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形成管理闭环,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项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低于世界海事大学在瑞典本土的标准和要求,项目采取第三方外审机制。世界海事大学每年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第三方审核员来大连审核项目运行情况。审核员通过审核相关教学材料及学员作业、与学员、授课教授座谈等形式对教学目标和办学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主要目的是通过审查判定学员能否已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与其它院校同类项目的同期学员进行对比。第三方外审制度,保证了对学习过程及学员学业完成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很好地促进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也对合作项目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起到了有益的监督作用。每年第三方外审过后,项目的学术负责人都要根据外审报告制定项目的改进措施与行动计划,并在项目的后继开展中加以改进。到目前为止,项目每年都顺利通过了第三方审查。

项目采用学员对教授评估的学员反馈机制,从2022年开始,学员统一在线对教授授课进行评估。这项评估工作在每次课程作业提交后和成绩公布之前,由WMU主导发放评估链接,DMU教学管理人员组织学员在线填写,系统自动生成对教授的综合评价分数。最后,评估结果会提交到WMU的课程与评价委员会(CAC),以此作为评价教授的一项依据。评价的用途包括:①转给每位授课教授用以鼓励他们,也让其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②提交CAC,作为聘任教授的参考;③提供给审核员和项目负责人供其写年度审核报告时使用。

七、社会评价

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领导下,交通运输部国合司的指导下,在配合交通外交战略大背景下,19年来,项目培养了近20名国际学员,目前他们正活跃在各国政府交通部门及海事教育机构,为推动我国与东盟、亚洲及非洲各国在海事领域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项目为我国海事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他们毕业后在我国海事事务的各相关领域担任重任,成为参与国际海事公约履约,国际海事组织讨论、研究的骨干力量,增强了我国在海事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海事管理(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与重视的新兴学科,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航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也适时提出了“由海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战略,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对该领域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项目的开展,引领了我国这一学科的发展,对我国海运强国战略的实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九、独特的办学特色与卓越的教育实践

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本项目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教育成果脱颖而出。通过深度融合世界海事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项目不仅彰显了国际合作办学的精髓,更在多个方面展现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国际化的师资团队与前沿的教学内容

本项目学术委员会成员汇聚了世界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顶级专家,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国际性。所有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授课教授均为海上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他们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学术背景为学员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育。

(二)高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项目遵循世界海事大学的教学标准,确保教学组织的高标准和教学质量的可靠性。每年一次的第三方外审机制,不仅强化了教学质量的外部监督,更使得项目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创新的教学模式与丰富的实践活动

本项目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使学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还鼓励学员进行课上展示,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针对性的专业设置与卓越的社会贡献

项目针对我国海事系统急需高质量人才的问题而设立,为我国海事系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海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为保障我国航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卓越的师资与优越的教学环境

项目教师团队均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为学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此外,学校还为项目配备了专门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确保了学员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